在安龙县戈塘镇戈塘村的苗寨,谈起潘启美,村民们都会由衷的说一声好,小姑娘虽然才14岁,但她的孝顺却时常为村民们所津津乐道。
“爸妈起来去干活,我和妹妹去上学,爸妈干活真辛苦,我们读书好好学,读书回来要听话,爸妈心里也欢乐。”这是小姑娘潘启美用歌声表达的。
潘启美看上去非常的活泼可爱,走过4公里的山路,从学校回到家里后,尽管显得有些疲惫,她依然马上放下了书包,开始淘米做饭。她说:“今年我已经上六年纪了,回到家里,我每天都会煮饭,炒菜,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”。据寨中人介绍,潘启美打小就非常的听父母的话,很懂事,早在潘启美才10岁时,母亲因为生病在床,她就早早的扛起了家里的家务活,同时,还要亲自为母亲熬药,帮助母亲擦身子,细心的照顾使母亲得以慢慢的康复。
在班级里,她团结同学、乐于助人,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,在班级事务上是老师的得力助手,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,而且能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,在工作学习中讲求方法,积极履行班干部的职责,不但带动了全体同学,而且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喜爱。对待学习一丝不苟、脚踏实地。每一次的作业都按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完成;课堂上总能听到她独特的见解。学习上是大家公认的“领头雁”。
在同学们的眼里,她是被大家公认的热心人。不管谁有困难,我都会伸出热情之手,同学们学习上有困难,她主动要求和她做同桌,在学习上与她结对,帮助鼓励她。同桌的水彩笔没带,她也会主动递过去一支;同桌座位下脏了,她会帮着一起清理干净;同桌的题不会做了,她启发同桌一起分析;同桌受到表扬了,我为之由衷地高兴。每次周五,班里有寄宿的同学值日,她总会主动留下来帮助做值日,扫地、拖地、倒垃圾。作业不用家长检查,上课不用老师操心,跟同学们相处如一家人,谁饭卡里没钱了踏板会主动把饭卡借给她,要么就带同学回家吃中饭。她的同位换了好几个,每个同位在她的带动下,成绩都有不同的提高。她协助班主任处理班务,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……你的进步,妈妈看在眼里,但却几乎没有表扬过她,因为她的爸爸妈妈觉得她所做的一切,正是一个好人该做的,做一个好人,这是妈妈多年来做人的追求,也是妈妈对孩子们的要求。看到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“好人”的方向发展,她的爸爸妈妈由衷的替她高兴!潘启美的母亲杨正英:“我家这个小英(潘启美)很乖,早上又起得很早,煮早餐,她做好了喊我们起来吃,才去上学”。知道家里家境不太好,潘启美从不问父母要一分钱的零花钱,为了解决自己和妹妹上学期间的喝水问题,她总是自己先烧好开水,用瓶子装好带到学校喝。下午放学回到家中,做好饭后,不管多晚,她都会等着父母回来后再一起吃。
戈塘镇戈塘村潘先贵很高兴地说:“我们在坡上干农活,天黑了,还打电话问我们在哪里,她心里挂念我们的安全”。潘启美在学校,“为集体尽职,为伙伴服务”这是她敢于担当班集体的责任。她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,接受长辈善良淳厚,乐于奉献的熏陶,得到了心灵的洗礼,养成了良好的品质。她没有特别的人生际遇,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。但她天性至真至纯,追求尽善尽美,以自己的一言一行,真实,集中的展现新时代小学生应该具有的美德,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绽放,受到老师,同学以及认识我的人的喜爱。
潘启美的孝顺让这个虽然清贫的家庭充满了爱的温馨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